【通院大講堂】浙江大學馬建國教授将來我院作專題報告

發布時間:2022-04-19浏覽次數:863

報告題目:後摩爾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報告人:馬建國 教授 浙江大學

時 間:2022年4月22日 14:30-15:30

地 點:騰訊會議408-654-555  




  為進一步營造我校八十周年華誕科研學術氛圍,促進我院學術發展,提升學術競争力,我院将邀請國家級人才稱号獲得者、IEEE Trans MicrowaveTheory and Techniques主編、浙江大學微納電子學院副院長馬建國教授來我校作“後摩爾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專題報告。本次報告是我院加強師生學術交流,學習前沿研究成果,提高學生科研創新的重要學術活動之一,也是值此佳期,學院為我校全面開啟研究型大學建設新征程,奮力譜寫雙一流建設新成就增添助力。

  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誠邀全校師生前來參會,共同探讨、交流學術!

 

報告摘要:

  摩爾定律的核心價值在于基于CMOS工藝的芯片成本每年降低40%,由此要求工藝加工的三極管尺度按比例縮減。由于為了維持這樣一個三極管尺度的持續縮減原則,使得大量非常規材料和工藝過程不得不被采用。但這些材料和工藝過程的采用極大的提升了加工的成本,緻使無法使得基于新的先進工藝加工的芯片成本持續每年下降40%。出現了所謂的‘摩爾定律終結’。摩爾定律的終結導緻整個半導體工業處于變革之中,這個變革催生了‘加速的科技創新(AcceleratedTechnology Innovation: ATI)’。ATI成為取代摩爾定律的發展驅動源,在未來的二十年,更加先進的CMOS制造工藝并非社會的關鍵核心需求,45納米~180納米的CMOS工藝平台可以滿足80%以上的實際社會需求。而基于這個平台的ATI成為整個産業的競争高地!

 

報告人簡介:

  馬建國,國家級人才稱号獲得者,IEEETrans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主編。研究領域主要是用于無線通信系統的射頻集成電路(RFICs)與集成系統(RFSoC)、微波電子學與器件建模、室溫CMOS太赫茲陣列成像、基于AI的射頻功率放大器優化設計。在上述研究領域先後發表237篇SCI期刊文章,并出版2本英文書、2本中文專著。以項目負責人身份主持多項國家科技項目,包括重大科技專項(03專項),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原973)等。曾經擔任Proceedingsof the IEEE編委(2013.1~2018.12),作為首位亞洲學者擔任IEEEMWCL的副主編(2003.1~2005.12);從2018年起還擔任IEEEMicrowave Magazine的副主編。是IEEETrans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創刊近七十年來首位來自美國和歐洲之外的學者擔任主編。獲得中國通信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近三年獲得53項國際授權專利,51項授權中國發明專利。


Title: Beyond Moore’s Law: Technology Trends and Challenging

Abstract:

The isending and the entire industries is being in transition. The AcceleratedTechnology Innovation (ATI) will become the KEY for the next 20 years toreplace the Moor’s Law as the driver for meeting the various social needs. 45nm– 180nm commodity of CMOS is becoming a common platform to support more than80% practical applications. Driven applications for ATI will be AutomotiveElectronics (AEs), Medical Electronics (MEs), and Advanced IndustrialElectronics (AIEs).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