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續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南郵通院學子暑期社會實踐團尋訪紅色記憶

發布時間:2022-07-19浏覽次數:384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道:“聽黨話、跟黨走始終是共青團堅守的政治生命,黨有号召、團有行動始終是一代代共青團員的政治信念。”為傳承紅色血脈,堅定理想信念,近日,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緣起金陵,夏行真州”實踐團赴揚州儀征開展了回顧黨的發展,探尋紅色記憶,重溫革命歲月系列活動。


參觀黨組織誕生地紀念館,回顧黨的發展曆程

  實踐團首先前往中共儀征黨組織誕生地紀念館進行了參觀學習。中共儀征黨組織誕生地紀念館是在原十二圩古鎮錢莊舊址上修建的,是集黨史學習教育、黨史資料查詢于一體的紅色革命文化場館。紀念館内的陳列共分為“鹽都火種”、“楊子風雲”、“群英流芳”、“揚帆遠航”四個部分,通過近百件革命曆史文物原件與複印件真切展示了儀征最早黨組織艱苦卓絕的奮鬥曆史和輝煌曆程。

  跟随講解員的介紹,實踐團成員們對儀征黨組織建立初期的社會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看着江上青、陶勇、魏然等革命前輩的介紹,心裡的敬意油然而生。

實踐團在儀征黨組織誕生地紀念館聆聽講解員介紹

  館内陳列的一件件曆史文物将同學們帶入了那時的歲月。“看着先輩們用過的雨傘、簸箕、穿過的草鞋,能想象到當年的惡劣條件和先輩們的艱苦付出。這段曆史我們每個人都會銘記在心。”實踐團成員姚東辰這樣說道。

  紀念館的出口處陳列着1920年陳望道翻譯的《共産黨宣言》影印本。實踐團的成員中有不少都是入黨積極分子,他們圍在玻璃展櫃前仔細讀着上面的内容,眼神中滿是崇敬與對黨組織的向往。實踐團裡的湯維清同學是班級團支書,參觀結束後,他十分激動地說:“此次參觀讓我了解了中共儀征黨組織誕生的故事,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以先輩們為榜樣,争取早日入黨的決心。”


聆聽對越自衛反擊戰故事,别樣黨課中體會偉大革命精神

  在沙洲村黨群服務中心,實踐團邀請到了曾經沖鋒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的戰士李甫前輩為大家講述自己的戰鬥經曆,上了一堂别樣的黨課。

李甫前輩正在為實踐團成員們上黨課

  鎮經濟發展局黨支部副書記李甫前輩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某師軍團的一名炮兵戰士,他以自己的參戰經曆為主題,從參戰背景、啟程出征、進入陣地、首戰大捷、高地大戰、奪回高地、戰地生活、偉大的戰士、戰神炮兵和勝利凱旋這十個方面帶領實踐團重溫那時的作戰生活。聽李甫前輩講,戰區屬亞熱帶氣候,高溫、多雨,山高坡陡,溝深林密,一線戰士全部過着穴居式生活,條件之艱苦是大家無法想象的。在這種條件下,戰士們沒有退縮,英勇沖鋒,保家衛國,有些戰士永遠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沖鋒作戰時,一般都是共産黨員、班長、老兵帶頭沖在隊伍最前面,新兵緊随其後。”李甫這這句話打動了實踐團的同學們。“這種安排不僅僅是作戰經驗及戰術的需要,更是體現了共産黨員的責任擔當與犧牲精神,這種精神深深觸動了我們。”實踐團的同學們這樣說道。

  李甫前輩講述着那段艱苦經曆,雲淡風輕下是歲月的沉澱。“人生自古誰無死,報國為民甘願抛”,李甫前輩聲音堅定,微笑中飽含淚水,用這句話結束了當天的黨課,實踐團同學們也深受震撼。

實踐團聽黨課場景

  無數個肩頭齊心擔起了民族的救亡圖存。前輩們的革命精神,仍将激勵後人務實前行。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正是因為有了一代又一代平凡而又偉大的共産黨員和戰士們的堅守,我國領土才能不受侵犯,老百姓才能享有和平安甯的生活,所有人都将永遠銘記革命精神、紅色精神!

實踐團在中共儀征黨組織誕生地紀念館的合影

(撰稿:湯維清、黃彥濤、羅一振 編輯:呂瑞蘭 審核:王晶、周宇)


Baidu
sogou